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宝丰县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时间:2017-02-17 来源:平顶山日报
  层林尽染,山果飘香,清水流淌,空气芬芳。一排排保存完好的石墙灰瓦古屋,透着豫西山村传统村落的古朴美。10月15日下午,细雨中随手拍去,便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不在别处,就在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三间房村距离宝丰县城38公里,地处偏远山区,村落建成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一直保存着传统村落的模样。“这里片瓦不能破坏,得保存好原貌,做好调查,对建筑本体和周边历史环境进行保护,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宝丰县县长许红兵叮嘱身边的县旅游、文化、文物、规划等部门负责人。
  对于宝丰文物事业的发展,许红兵满怀深情,这已是他近两个月以来第四次到这里调研。日前,宝丰县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8个,三间房村位列其中,该村传统民居中包括解放战争时期临汝县人民政府驻地旧址等共有12处文物。“古村落的整体保护,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相依共存的空间,为研究传统文化提供佐证。”宝丰县政府党组成员、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县级干部郜现营说,下一步宝丰县将围绕三间房传统村落保护,对当地山区文化旅游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为三间房村的脱贫致富注入“活水”。
  和很多地方一样,宝丰县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由此,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就发生了冲突。平西站建设项目是重点项目,涉及杨庄镇杨庄村的整体搬迁工作,而占地面积百余亩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豫西行政干校旧址杨家大院也在其中。该旧址是河南行政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创办地,其古建筑群原为杨家大院,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怎么办?
  千金易得,文物难求。宝丰县委、县政府提出,既要加快城市发展,也要保护好文化遗产,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决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平西站建设指挥部严令项目单位,非但不能破坏古建筑群,还要在项目规划中将这些古建筑群进行修缮保护,展示利用。目前,宝丰县正在对豫西行政干校旧址杨家大院的24栋清代建筑进行修缮,并按其历史原貌恢复重建,用于红色革命遗址展示教育。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生生不息,需要经年累积。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为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近年来宝丰县先后启动了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公园建设、豫西行政干校旧址和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保护利用、香山寺文物保护修缮等项目。10月15日下午,虽然下着小雨,位于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清凉寺古建筑修缮施工人员也没有停歇,正在对古建筑墙体进行修补。
  保护城市文物、历史文化,需要一套长效机制。宝丰县着眼长远,做出多项开创性探索和实践,建章立制,让文化遗产保护有制度可依、能持续推进。
  六个机构、一个所。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先后成立了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管理处、宝丰县文物管理局、香山寺文物管理所、中原解放纪念馆、红色革命遗址管理所、父城遗址管理处等六个文物管理机构。2015年5月,为打击文物犯罪,维护文物管理秩序,宝丰县公安局成立了文物派出所。
  一次升格、一支队伍、一项考核。前不久,宝丰县编办专门研究为县文物局增加编制,并升格该局的行政级别。今年8月,宝丰县在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加挂乡镇文物管理所牌子,指定专人负责,依法履行乡镇区域内文物保护管理职能。“在全县所有乡镇成立文物管理所,宝丰县应该是全省第一例。”宝丰县文物局局长王团乐介绍,该县将文物保护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大营镇管辖范围内共有250多处文物,要是保护不好,年底目标考核是要被‘打板子’的。”宝丰县大营镇镇长洪国超说。
  一颗印。县政府刻制“宝丰县人民政府文物审批专用章”一枚,用于文物的依法审批和管理。“以前项目立项只需盖规划、环保部门的印章就可以了,今后必须依法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王团乐说。
  一个保障。过去,宝丰县的文物修缮经费实行临时申请。从今年起,在每年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00万元,为文物保护及修缮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宝丰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班子专题学习《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等法规文件,增强领导干部文物保护法律意识。县委书记张庆一多次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批示,县政府成立了宝丰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特别是为建立文物保护长效机制和协调机制,该县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抢救保护民间流散文物,宝丰县还面向社会开展了历史类、民俗类、革命类文物征集活动,广泛征集保护可移动文物。
  宝丰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699处、文物库房馆藏文物1732件、传统村落39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6个、省级传统村落33个,另有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个。“宝丰县文物资源在全省150多个县(市、区)中居第四位,就文物密度而言位居全省第一位。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必须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做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文明发展。”张庆一说,文物保护,基础在县,重点在乡村,宝丰县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不搞急功近利,着眼长远发展,按照市九次党代会的要求,深度挖掘丰厚历史文化,进一步保护好文化遗产,传承文明,造福子孙,着力打造文化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