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利用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
前言
汝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民窑之首,也是传世量最少的著名窑口。汝窑为北宋皇室所垄断,史有“民瓷之首,汝窑为魁”的美誉。北宋晚期,汝窑青瓷烧造工艺达到我国陶瓷史上的极致。因宋金战乱,皇室南迁,汝窑工艺失传,其窑址尘封于历史之中。上世纪50年代至今,经过几代文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通过对宝丰清凉寺窑址的发现与发掘,不仅找到了汝窑汝瓷的中心烧造区,还揭露出烧制汝窑瓷器的窑炉、作坊等遗迹,为更深入地研究汝窑汝瓷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对研究中国陶瓷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 寻觅之路
汝窑窑址究竟在何处,一直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进行了长达80年的探索和研究。终于把探寻汝窑烧造地的目光聚焦于今日的宝丰清凉寺窑址。
第二部分:揭开面纱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发现后,1987年至201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进行十二次考古发掘,逐步揭开了汝窑遗址的神秘面纱。其中第一至第四次发掘在清凉寺村南进行,揭露面积较大,获取了丰富的考古资料。第五至八次发掘在清凉寺村中北部进行,发现揭露了汝窑中心烧造区。第九至十二次发掘主要为配合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建设,又取得了新的发掘成果。
汝窑中心烧造区,共清理出窑炉20座,作坊3座,过滤池(淘洗池)、排水沉泥槽、澄泥池1组,灰沟3条,水井3眼,灰坑44个和排列有序陶瓮等,这些遗迹布局排列有序,地层叠压关系清楚,为汝瓷的创烧到成熟提供了完整系统的文物资料。


第四部分:不负耕耘
三代考古工作者历经近30年的艰辛努力,清凉寺汝窑的面貌和性质基本清晰。发掘项目继1990年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又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质量三等奖”。2001年6月25日,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元月,《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2010年元月,《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展示馆及博物馆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2012年秋及2014年夏,两馆相继开工建设。
- 上一篇: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