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2017-07-19 来源:

   一、古遗址(共8处)

  1、马街书会会址
  马街书会会址位于杨庄镇马北村东北村等。该址为农田,会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1988年2月宝丰县委、县政府立“宝丰马街书会会碑”一通。2006年元月,修建马街书会牌楼一座,牌楼高10米,宽1.5米,上方正反两面石镶嵌由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题“马街书会”四个金色大字。应河书会桥为单孔桥,桥面宽9米,栏杆两侧刻陶钝题诗《马街书会即景》和姜昆题诗。马街书会起源于元延祐年间,据今700余年历史。2005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朱庄遗址
  朱庄遗址位于宝丰县杨庄镇朱庄村等。该遗址为一处西周至元朝时期的聚落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遗址内文化层厚1.5米,有陶片、瓷片、夯土、红烧土等遗迹遗物。
  该遗址对研究西周至元朝时期人们生活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3、甘罗台寨遗址
  甘罗台寨遗址位于宝丰县张八桥镇南李庄村南庵罗山上。该遗址属战国时期聚落遗址,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呈方形。世传战国时期秦国神童,12岁做宰相的甘罗曾到此,喜这里的山水之奇,流连忘返,之后又曾与楚会盟与此。后人为纪念此事,将此改为甘罗台。时到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豫西混战,甘罗台成了当地百姓避乱之地。经过群策群力精心经营,台顶四周垒砌石墙和雉堞,安放了擂石、滚木,筑成了一圈长城,险峻之极,易守难攻。至今甘罗台顶的平场上仍留有碾盘、房屋根基等。
  该遗址对研究战国时期聚落遗址提供了实物资料。
  4、陈营遗址
  陈营遗址位于宝丰县周庄镇陈营村等,遗址中心区位于迎宾大道北侧,山河路以西,东临陈营村。2008年4月,宝丰县文物勘探队在对良基王朝住宅小区工程用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经过勘探,该区域内地层堆积普遍可分为七层。在探区北侧第七层下发现有文化堆积层,厚约0.50米,土质松散,包含有大量的草木灰和红烧土颗粒,探出有骨头和木块残片,经过卡边定形,遗迹呈东西向分布,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距地表深2.20米,平面呈长方形。开口在第六层下,打破七层,依据其开口层位和形状分析为一灰沟,从其开口层位推测其时代大致为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
  2008年7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宝丰县文物管理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近4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早期古河道一条,出土有石器、骨器和新石器早期陶器30余件,同时出第七层还有炭化植物标本、河龟等。由此推测陈营遗址为新石器早期遗址。
  陈营遗址为研究宝丰地区古代河流变迁以及新石器早期文化内涵、人类社会发展以及陶器的起源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5、东崔庄遗址
  东崔庄遗址位于宝丰县周庄镇东崔庄村等,属古遗址中聚落址。该遗址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5米,地表采集标本有陶片、瓦片、白地黑花瓷片等,可辨别的器型有豆、碗、盆、罐等。该遗址对研究商周时期村落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价值。
  6、高皇庙村遗址
  高皇庙村遗址位于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有出土器物初定为汉代,该遗址分布范围广,在地表发现有较丰富的陶片等遗物,东南部遗址剖面暴露有丰富的文化层堆积,文化层厚度为1.5米,土色黑褐色,土质疏松。遗物有汉代的陶罐、陶盆、板瓦等。此处为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价值。
  7、韩家窑址
  韩家窑址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崔家村韩家自然村。该窑址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300米,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从窑址处拣到的窑具(匣钵)、瓷片确定为宋、金、元瓷窑址。瓷片有青瓷、钧瓷、白瓷。以青瓷为主,器形有碗、盘、碟,以碗为主。
  该窑址对研究宋、金、元时期的陶瓷艺术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依据。
  8、观音堂村观音寺遗址
  观音堂村观音寺遗址位于宝丰县大营镇观音堂林站观音堂村。该观音寺建于明清时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原有观音殿等二十余间,文革期间被毁。2006年村民在原址上重建观音菩萨殿、送子观音殿、龙王殿、天王菩萨殿。观音寺遗址内现存明代石狮一个,残高0.35米,长0.5米,形象逼真,造型生动。
  二、古墓葬(共3处)
  9、磁岭古墓
  磁岭古墓位于宝丰县肖旗乡磁岭村西北。该墓年代不详,墓冢封土为覆斗状,高4.2米,底边呈正方形,边长15米,占地面积225平方米。近年来,该墓曾多次被盗,需进一步的发掘。
  10、大张庄古墓
  大张庄古墓位于宝丰县赵庄镇张庄村大张庄南130米。现存一圆丘形墓冢,周长约100米。2009年10月文物普查中发现墓冢西南有一斜坡盗洞,从盗洞形状来看,墓冢封土经过夯打,夯层厚25-30厘米,夯土内有石片、陶片、瓷片等。
  该古墓为研究汉至元代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11、高皇冢古墓
  高皇冢古墓位于宝丰县肖旗乡西岭湾村高皇冢村北230米。该墓为汉代墓葬,墓冢呈覆斗状。边长80米,占地面积约375平方米。封土犹存,墓冢上部出现多处盗洞。
  据传:高皇冢古墓为汉高祖刘邦之墓,高皇冢村名因此而得。该墓为研究汉代墓葬提供了依据。
  三、古建筑(共62处)
  12、小店周红伟老宅
  小店周红伟老宅位于宝丰县杨庄镇小店村西部。该宅为清代建筑,原为一进三宅院,现仅存主房一栋。该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16.5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140平方米。该建筑有前后廊,有明柱12根,暗柱4根,柱础为石质鼓形,建筑结构严谨。地基为青石质,墙体为土坯垒砌,外包青砖到顶。房脊上雕刻有葵花图案。兽头文革时被毁。
  该宅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技术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13、火神庙村火神庙
  火神庙村火神庙位于杨庄镇小李庄村火神庙自然村西部。该庙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现仅存有正殿和卷棚各一栋,坐北朝南,正殿面阔7.8米,进深5.3米,卷棚进深4.4米,有石柱4根,建筑面积86平方米。地基青石板,前墙土坯垒砌,外包青砖到顶,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门楣和窗楣均为砖雕。
  火神庙村火神庙有碑刻两通。其中一通为“葺火德神祠记碑”,碑文行书,上为捐款者姓名,字迹不清;另一通为“重修关帝庙广生殿五瘟祠碑记”,该碑为主持僧人通广、通寅于清嘉庆三年十月所立。
  该庙对研究清代庙宇建筑工艺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14、柳沟营白衣菩萨殿
  柳沟营白衣菩萨殿位于宝丰县杨庄镇柳沟营村中部。该殿系清代寺庙建筑,坐南朝北,现存大殿3间,面阔9.5米、进深5.5米,月台长9.5米宽5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拨砖双檩,二重梁,檩梁上有木雕,前后有檐檩,硬山灰瓦顶,两侧墀头有砖雕,有正脊和垂脊。2004年修缮。
  该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15、太平庄关帝庙
  太平庄关帝庙太平庄关帝庙位于宝丰县杨庄镇东彭庄村太平庄自然村。该庙系清代寺庙建筑,现存正殿三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平方米,硬山建筑,筒瓦盖顶。 有正脊和垂脊,墙体用青砖修筑。殿前立有乾隆六年建修广生殿碑记、光绪三十三年施地碑记两通。
  该庙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16、西街徐丙旭老宅
  西街徐丙旭老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西街居委会。该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面阔五间16.5米,进深6.5米,建筑面积107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砖垒砌。明柱8根,砖雕墀头,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
  该宅对研究清代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作用。
  17、西街杨邦申老宅
  西街杨邦申老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西街居委会。该宅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48.5米,现存正房三间,临街房五间。正房通面阔10.5米,通进深5.5米;临街房通面阔16.5米,通进深5.5米。二层木楼板,墙体砖、土坯混砌。前墙木隔栅,大板门,均为硬山灰瓦顶。
  该建筑为明代建造,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店铺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18、东街杨老七宅
  东街杨老七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街居委会。该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大财主杨老七所建。现存房屋坐南朝北,三间二层面阔9.5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104.6平方米。为二层硬山建筑,灰瓦覆顶,墙体砖、石混砌,二层后墙有2个圆形亮窗,前墙有亮窗3个,房内设木楼梯、木楼板。该建筑现为村民宠来庭居住使用。该宅对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建筑价值。
  19、南后街李中敏老宅
  南后街李中敏老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街居委会南后街路北。该宅建于清代,始建人不详,后由李中敏购买他人房屋使用至今。现存正房三间二层,坐北朝南,面阔10米,进深7.3米,建筑面积146平方米,硬山建筑,灰瓦顶。一层有亮窗2个,用整块石头凿刻而成,二层有亮窗3个,中间为方窗,两边为劵窗,屋内通往二层设有木楼梯,木制楼板,门前有台阶5级,用长条青石铺成,建筑整体保存完整。
  该宅对研究我省清代居民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0、南后街杨志学老宅
  南后街杨志学老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街居委会南后街路南。原为一进三宅院,现存一进院过屋、大门及耳房。过屋坐南朝北,面阔三间9.9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42.4平方米。硬山灰瓦顶,正脊、垂脊有精美砖雕。屋内有明柱二根,柱基为石质,饰花卉图案,墙体青石修砌。大门及耳房,东西长13米,南北宽5米,建筑面积65平方米。大门两侧墀头砖雕,门的上方有八仙人物木雕,墙上有4个拴马石,为一处清中晚期当地大户人家的宅院,现为村民杨志学所有。
  该宅对研究清代建筑雕刻艺术提供了详实的实物依据。
  21、东关吕祖庙
  东关吕祖庙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关居委会净肠河西岸。该庙坐西朝东,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由知县赏锴创建,民国29年(1940年)县长肖德乾主持重修,此时,该庙有并联三院,北为空院,中院有正殿3间,南院有厨房和官厅6间。现仅存正殿3间,面阔11.5米,进深9.2米,占地面积106平方米。前后檐,明柱4根,暗柱4根,柱础为石质,正殿门上有一匾,上有“纯阳宝殿”四字。殿前立有大清嘉庆重修吕祖庙碑记一通。
  该庙对研究古代寺庙建筑风格及典祀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22、大寺关帝庙
  大寺关帝庙位于宝丰县城关镇大寺居委会。该庙建于清代,面阔三间10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55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由青砖和土坯垒砌而成,木质门窗,灰瓦顶。前檐立有石质明柱两根,三重梁架,屋内明柱四根。前墙垒有“清光绪重修关帝庙碑记”碑一通。
  大寺关帝庙解放后曾做过国家粮仓,现由村民周银所有。该庙对研究古代寺庙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
  23、东街邓之之老宅
  东街邓之之老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街居委会东大街路南16号。该宅坐南朝北,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原为居民住宅,1974年起为文化馆办公用房。该宅东西长15.2米,南北宽38米,占地面积578平方米。墙体由青砖、土坯混砌而成,硬山(五封山)灰瓦顶。
  该宅因年久失修,现已成危房,自2002年起闲置不用。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具有一定价值。
  24、姚店铺李河老宅
  姚店铺李河老宅位于宝丰县张八桥镇姚店铺村西北部。该宅系清代建筑,为李河祖上所建,原为一进二宅院,坐北朝南,现存正房三间,面阔10米、进深10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前后廊,明柱4根,暗柱2根,地基青石条,墙体土坯垒砌,外包青砖到顶。墀头下有雕刻方形砖雕,额枋下有雀替。
  该宅为研究我县清代民居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25、姚店铺张立老宅
  姚店铺张立老宅位于宝丰县张八桥镇姚店铺村西北部。该宅系清代建筑,原为一进二宅院,现存正房3间,坐西朝东。该宅为二层阁楼式建筑,面阔10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55平方米。青石地基,墙体为青砖垒砌,墀头下有方形砖雕。一层有两个方窗为石质镂空雕刻;二层为木质楼板,有两个圆券窗,中间为四扇木雕楼花间,硬山灰瓦顶。
  该宅为研究我县清代阁楼式建筑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26、外良庄杨老康老宅
  外良庄杨老康老宅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张八桥镇外良庄村北部。该宅建于清代,为杨老康祖上所建,现存正房面阔5间、门楼1间倒座3间,宅院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正房面阔16.5米,进深7米,出前檐,明柱4根,有正脊和垂脊。门楼倒座,面阔13.2米,进深5.5米。门楼有正脊和垂脊,地基青石板,墙体为土坯垒砌、外包青砖到顶,硬山式砖木结构,灰瓦顶。
  该宅为研究我县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27、二郎庙村二郎庙
  二郎庙村二郎庙位于宝丰县周庄镇陆庄村二郎庙自然村中部。该庙建于清代,原建筑布局不详,现存正大殿3间,东西配房各3间,正殿坐北朝南。面阔10.93米,进深7.64米,大殿墙体为红石,房顶灰瓦,七封山,正吻。西配房面阔8.46米,进深4.45米,墙体底部红石,上部青砖。东配房面阔9.59米,进深5.24米,墙体土坯,均为硬山灰瓦顶。正大殿前有清代碑刻五通,石香炉一尊。
  该庙对研究当地清代民风习俗、宗教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
  28、余官营关帝庙
  余官营关帝庙位于宝丰县周庄镇余官营村中部。该庙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原有正殿三间,卷棚三间。现存正殿三间。建筑面积58平方米,面阔9.6米,进深5.95米,殿有明柱四根,硬山砖木结构,青砖、琉璃瓦顶,脊兽部分翻新。殿前立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五虎庙碑记1通,另一通碑文字迹不清,年代不详。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9、余官营太山庙
  余官营太山庙位于宝丰县周庄镇余官营村东部。该庙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清代又经重修。现存正大殿(老君殿)三间,五龙殿、火神殿、地藏王殿各三间,占地面积373平方米。正大殿坐北朝南,面阔8.8米,进深5.4米,墙体由青砖、青石垒砌,砖木结构,有明柱2根,两侧墀头有砖雕,筒板瓦覆顶。五龙殿、火神殿均面阔8.8米,进深5.4米。地藏王殿面阔5.6米,进深4.4米,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前墙镶嵌有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十帝关君殿碑、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修阎王殿记碑、光绪十三年(1887年)太山庙施地碑。另外庙内还有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太山庙记碑、重修地藏王殿记碑和重修五龙庙碑记碑3通。该建筑对研究明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30、谢堂白衣堂
  谢堂白衣堂位于宝丰县周庄镇谢堂村东南。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现存正殿、配殿4间,卷棚3间,正殿有明柱2根,卷棚有明柱4根,为石质,均为硬山灰瓦顶。
  白衣堂内有碑刻5通。
  (1)康熙三十四年“创修谢家营白衣庵卷棚大门碑记”碑;
  (2)乾隆三十九年“重修白衣堂拜殿记”碑;
  (3)乾隆三十二年“增修白衣堂并金塑神像及施主姓名碑记”碑;
  (4)乾隆三十一年“增修白衣堂并金塑神像碑记”碑;
  (5)嘉庆二十一年“白衣堂修理神路、供桌、门窗碑记”;
  该建筑对研究明代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31、八里营八里桥
  八里营八里桥位于宝丰县周庄镇周庄村八里营东北。该桥建于清代,横跨在净肠河上,东西走向,桥面长12米,宽5米,有13孔,15个石桥墩,其中两个桥墩雕刻吸水兽,桥面为青石板。该桥的修建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32、关帝庙村关帝庙
  关帝庙村关帝庙位于宝丰县前营乡关帝庙村东。该庙现存正殿、东西配殿各三间。坐北朝南,正大殿面阔8.2米,进深5.23米,黄色琉璃瓦覆顶,梁架为重梁,硬山式建筑。大门内东西墙镶有碑刻两通:清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关帝庙碑一通,功德碑记一通,庙内有皂角树一棵,五色石一块,清道光四年重修关帝庙碑记一通。
  该庙为研究当地清代庙宇修建式样与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33、店西兰贯通老宅
  店西兰贯通老宅位于宝丰县前营乡店西村中部。该宅建于清代,现存正房三间二层,坐北朝南,面阔8.9米,进深5米。墙体上部青砖,下部青石垒砌,硬山灰瓦顶。该建筑对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34、店西兰长老宅
  店西兰长老宅位于宝丰县前营乡店西村中部。该宅系清代所建。现存过屋三间,坐北朝南,面阔9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49.5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由青砖和土坯垒砌而成。前檐下有木雕刻,有明柱两根,柱础为石质,木制门窗,硬山灰瓦顶。为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35、店西兰平安老宅
  店西兰平安老宅位于宝丰县前营乡店西村中部。系清代建筑,原为一进三宅院,现存临街房、(过屋)及正房各三间,坐北朝南,临街房三间二层面阔9米,进深5.5米,二层有三个亮窗,一层出前檐,有明柱2根,墙体青砖、土坯垒砌,木制门窗;过屋为上世纪七十年代闫玉民父辈所建,面阔9米,进深5.5米,二层有亮窗3个,木梯板,墙体下部青石,上部青砖垒砌;正房三间,坐北朝南,面阔9.1米,进深5米。前檐下有明柱2根,地基青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而成,木质门窗,均为硬山灰瓦顶。该建筑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6、大连庄连国平老宅
  大连庄连国平老宅位于宝丰县前营乡大连庄村中部,系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原建筑布局不详,现存过屋5间,出前檐,面阔15米,进深6.6米,面积99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前檐有木雕,明柱4根,二重梁,脊檩上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冬月吉日重修”木质门窗,灰瓦顶。该宅对研究清代传统民居提供了依据。
  37、清凉寺村清凉寺
  清凉寺村清凉寺位于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部。该寺亦名清龙寺,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建,曾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清未遭兵燹。现存正殿三间(坐北朝南),东配殿一间,新建东西偏殿各一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小灰瓦盖顶。房顶脊兽不存,正脊和垂脊有葵花雕刻,门上嵌一匾,上写“清凉寺御书”字样。寺内有嘉庆八年补修佛殿碑记碑一通。
  正殿前方右侧有配楼一座,三间二层,通面阔10米,通进深5.5米,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墙体为青砖垒砌,墀头为砖雕花卉图案,青石墙基,木楼板,硬山灰瓦顶。
  该寺对研究古代寺庙建筑风格和当时制瓷业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38、白石坡清广寺
  白石坡清广寺位于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西部。该寺总面积约为680平方米。原有老君庙,后被毁。据现存碑刻记载,该寺于清咸丰(1858年)、清同治(1868年)年间重修。现存大雄宝殿、阿弥陀佛殿、文殊菩萨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地藏王殿、观音菩萨殿各一座。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4.7米,进深5.6米,门上方有一匾,写有“大雄宝殿”四字。大门两旁各有一石质雕刻窗户。大雄宝殿西侧为阿弥陀佛殿,面阔8.2米,进深5.6米。东侧为文珠菩萨殿,面阔6.6米,进深5.6米。再东侧为太上老君殿,面阔3.6米,进深5.6米。东配殿面阔16.2米,进深5.4米,前墙镶嵌大清同治(1868年)重修老君庙碑记一通。西配殿面阔16.2米,进深5.4米,两窗下各有石碑一通。
  该寺对研究古建筑艺术和社会民俗具有一定的价值。
  39、古垛中岳庙
  古垛中岳庙位于宝丰县大营镇古垛村东北部。中岳庙始建于明代,后在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三间清代建筑和碑刻一通,坐北朝南。现在原址上重建有大殿、偏殿、门楼等。附属碑刻被镶在大殿北侧墙内,只露一面,高约1.5米,厚不详,上刻“重修中岳宫金妆神像记碑”“嘉庆十一年立”,上有人名布施多少钱的记载。该庙对研究清代寺庙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
  40、小黄庄石桥
  小黄庄石桥位于宝丰县赵庄镇小黄庄村东北践沟河之上。该桥为清代建筑,南北走向,四墩三孔平梁石桥,长6.87米,宽2.87米,高1.5米,桥墩西侧雕吸水兽,龙首迎水流而昂首,东侧龙尾蜷曲,形象生动。
  该桥对研究我县清代桥梁的设计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41、刘庄关帝庙
  刘庄关帝庙位于宝丰县赵庄镇刘庄村中部。该庙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3间长9.9米,宽5.5米,建筑面积约55平方米。有明柱2根,柱础为石质。青石地基,墙体为土坯、青砖混砌,木质门窗。庙内有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关帝庙碑记一通。该庙于2001年重修过。为研究清代宗教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42、魔冢营云水寺
  魔冢营云水寺位于宝丰县赵庄镇魔冢营村中部。原有殿宇僧舍40多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金装神像,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创修山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创建钟楼。后因战乱部分建筑被毁,现仅存后大殿3间,过殿卷棚3间,清代以前碑刻为8通。
  该寺对研究历代村民宗教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43、岳寨岳老根老宅
  岳寨岳老根老宅位于宝丰县赵庄镇岳寨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现存建筑有正房和东西厢房。正房二层楼阁面阔10米,进深5.5米,硬山建筑,灰瓦顶,两山均有墀头,二层有圆卷窗。墙体为青砖,木质门窗。东厢房为半坡山,面阔9米,进深3米,墙体为土坯、青砖混砌,二层中间有一方窗。西厢房原为二层,后重修只剩一层,木质门窗,墙体为土坯青砖混砌,硬山灰瓦顶。该宅保存较好,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44、高皇庙村范学温老宅
  高皇庙村范学温老宅位于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中部。该宅建于清代,现存主房一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一间7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明柱2根,暗柱4根,房门雕刻有精美的图饰,硬山灰瓦顶,脊兽文革时遭人为破坏。
  该宅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5、高皇庙村丁家祠堂
  高皇庙村丁家祠堂位于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北部。创建于明代天启年,现存主房面阔3间11米,进深8米,月台宽4米,占地面积132平方米。前后檐,前檐木隔栅,明柱6根,砖木结构,正脊和垂脊上刻有花样图案。祠堂内有丁氏始祖位碑。该祠堂对研究宝丰地区的家族祠堂建筑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6、大牛庄牛现正老宅
  大牛庄牛现正老宅位于宝丰县石桥镇大牛庄村中部。该宅建于清代,为牛现正祖上所建,现仅存3间。坐南朝北,面阔10米、进深8米。面积80平方米,地基青石、红石混砌,出前檐,明柱4根,暗柱4根,红石雕刻,棂子门,前檐下有精美的木雕,有正脊和垂脊,硬山式砖木结构,灰瓦顶,两山均有墀头,该宅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我县清代居民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47、大牛庄牛丙绪老宅
  大牛庄牛丙绪老宅位于宝丰县石桥镇大牛庄村中部。系建于清代,现仅存正房3间2层。坐北朝南,面阔10米、进深5.5米,面积55平方米,单檐硬山楼阁式建筑,红石地基,青石镶嵌,红石墙,木质门窗。二层设有三个亮窗,正中为方形窗,两边为圆首窗。该宅是牛氏祖先遗留下比较完整的一座二层楼阁建筑,为研究我县清代传统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
  48、东大庄伊定老宅
  东大庄伊定老宅位于宝丰县石桥镇东大庄村中部。该宅系清代时期建筑,现存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长10米,进深宽8米,面积80平方米。一屋有两直棱方窗,圆劵门,明柱六根。楼梯和前榔栏杆、楼板为木质,青石地基,硬山灰瓦顶,脊兽文革时造到破坏。该民居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清代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珍贵的实物资料。
  49、磁岭白马寺
  磁岭白马寺位于宝丰县肖旗乡磁岭村西部。该寺建于清代,东西长9.7米,南北长13.5米,占地面积131平方米。其中大殿3间,坐北朝南,东西长9.7米,南北宽5.5米,建筑面积为55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由青砖垒砌而成,木质门窗,二重梁,房脊和门墩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磁岭白马寺现存清代光绪九年重修碑刻一通。
  该寺对研究当时寺院建筑布局和规模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50、房旗营观音菩萨庙
  房旗营观音菩萨庙位于宝丰县肖旗乡房旗营村中部。该庙始建于明代,原建筑布局不详,现仅存正殿3间,门楼1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9平方米,其中大殿面阔10.2米,进深5.5米,面积56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由青砖垒砌而成。房顶由灰瓦和黄色筒瓦覆盖,为硬山式砖木结构。
  该庙为研究我县明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51、韩店郭欣老宅
  韩店郭欣老宅位于宝丰县肖旗乡韩店村中部。该宅建于清代,原建筑布局不详,现存建筑坐西朝东,面阔3间,长10米,宽7.5米,建筑面积75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由青砖垒砌而成。明柱2根,暗柱4根,出前檐,墀头下有精美的砖雕,硬山灰瓦顶,脊上有鸟兽。
  该宅保存较好,对研究我县建筑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建筑研究价值。
  52、范寨范石头老宅
  范寨范石头老宅位于宝丰县肖旗乡范寨村中部。该宅建于清代,原建筑布局不详,现仅存正房3间。坐北朝南,面阔10米,进深7米,面积70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由青砖土坯垒砌而成。出前檐,明柱2根,青石柱础,有正脊和垂脊,花样砖雕,木制门窗,房门为拱形。五封山,灰瓦顶。
  该宅为研究我县清代传统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
  53、张洛庄张瑞金老宅
  张洛庄张瑞金老宅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张洛庄村中部。该宅系清代建筑,现存正房三间,坐北朝南,面阔10米,进深6米。硬山灰瓦顶。明柱6根,暗柱2根,柱础为石质。梁架为重梁寡柱,两侧墀头有雕砖,前檐下有木雕刻。
  该宅对研究中原地区清代民居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建筑研究价值。
  54、响潭营玄武庙
  响潭营玄武庙位于宝丰县闹店镇西牛庄响潭营自然村小学院内。该庙建于明代,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长10米,进深6米,房基高0.70米。前出廊明柱2根,庙内墙壁有彩绘壁画,梁架为二重梁,九封山,墙体青砖垒砌,砖木结构。
  该庙对研究明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55、李官营天爷庙
  李官营天爷庙位于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东。该庙建于清代,现存正大殿三间,西偏殿三间。正大殿面阔9.8米,进深6.5米,梁架为三梁起架,彩绘龙图案,前檐有二龙戏珠木雕刻图案。西偏殿面阔8米,进深5米,墀头上有砖雕、麒麟图案,均为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庙内有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碑记一通。该殿结构严谨,图案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是典型的一处清朝庙宇装饰建筑。该庙为研究清代宗教建筑结构提供了依据。
  56、扈口练青需老宅
  扈口练青需老宅位于宝丰县闹店镇扈口村。该宅为清代所建。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两进院,南北长31.5米,东西宽10米,总占地面积315平方米。现存正房、西厢房、临街房及门楼,正房三间二层。通面阔10米,通进深5.5米,二层木质楼板,亮窗3个,中间为木雕刻窗,两侧为圆券门。西厢房二间面阔7米,进深4.5米,均为硬山灰瓦顶。倒座含1间门楼,面阔三间10米,进深5米,建筑面积共计191.5平方米。门楼正脊垂脊有花卉雕刻图案,灰瓦覆顶。该建筑对研究清代建筑及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建筑研究价值。
  57、扈口关帝庙
  扈口关帝庙位于宝丰县闹店镇扈口村。该庙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33.6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长10.3米,进深8.6米,硬山灰瓦顶。正脊、垂脊有雕刻,两侧墀头有砖雕,砖木结构,明柱4根,柱础为石质。正殿北墙上镶嵌一碑刻,碑高0.58米,宽1.40米,明崇祯九年(1636年)重阳日过六日立,何天锡书,碑文横书,“松风水月”四个大字,为行书,颇有书法价值。西配殿三间,面阔9米,进深5米,前檐有雕刻,保存基本完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松风水月碑并入扈口关帝庙。
  该建筑对研究明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8、周营姚家大院
  周营姚家大院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周营村东部。该宅建于清代,现存门楼、过屋三间,东跨院三间,二进院绣楼三间两层,丫环楼一间两层,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门楼一间,大门上方有雕刻,一对鼓形门墩。过屋、东跨院均坐北朝南,面阔10米,进深10米,月台长10米,宽4米。有明柱二根,暗柱2根,檐下有木雕刻,陵子门。二进院丫环楼,坐东朝西,面阔4.5米,进深4.4米,有亮窗6个。绣楼坐东朝西,面阔9米,进深4.4米,前后有亮窗9个,均为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
  该宅对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建筑价值。
  59、闹店康长松老宅
  闹店康长松老宅位于宝丰县闹店镇闹店村。该宅建于清代,现存主房5间二层,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2平方米。面阔15.2米,进深5.4米。墙体红石青砖混砌,二层木质楼板,卷窗5个,硬山灰瓦顶。
  该建筑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60、西杨庄湛运正老宅
  西杨庄湛运正老宅位于宝丰县闹店镇西杨庄村中部。该宅建于清代,现存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长9.9米,通进深8米,建筑面积79.2平方米。屋内有明柱4根,柱础为石质。二重梁,墀头有砖雕花卉图案,门窗原为木雕刻棱子门,现改建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
  该建筑对研究清代时期民居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食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建筑研究价值。
  61、郜沟郜志元老宅
  郜沟郜志元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石板河村郜沟自然村。该宅建于清代,坐南朝北,现存五间,长18.8米,宽5.7米,面积约107平方米。墙体青石、土坯混砌,砖木结构,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该宅对研究清代山区传统建筑提供了实物见证。
  62、金井洼村古井
  金井洼村古井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金井洼自然村中部。该井建于明代。民国时期村民在井口南侧立有井架辘轳,以便取水之用。1968年村民在其上部建有井房一座,加强对井的保护。2005年村民对该井维修了井壁和井口上部及井台。
  该井是在岩石上凿制而成的,上端大,越往下越小,呈锥形。井壁东侧有被绳子磨出的槽痕。井壁南侧上部用红砖维修券砌,井口上部用青石围砌,井台用水泥抹面。井口东西长0.55米,南北宽1.6米,井深约27米。南侧只剩一块红石井架,井架高0.95米,下宽0.8米,上宽0.35米,上方有“U”形榫。井房墙体用大小不一的青石板叠压垒砌,灰瓦顶。
  据传,九子山上有一对金马驹,每天晚上到此井洼边喝水。该村也是因此得名为金井洼。
  该井对研究古代凿井技术及当地生活习俗及人口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63、三间房村传统民居(含寇永国老宅、寇永正老宅、寇选伟老宅、杨留信老宅、闫战国老宅、杨红伟老宅、杨群志老宅、闫根海老宅、小学旧址(临汝县委政府临时驻地旧址)、寇随堂老宅)
  (1)寇永国老宅。三间房村寇永国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中部。该宅系清代建筑,现存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面积200平方米。正房面阔9米,进深5.5米。东、西厢房面阔15米,进深4米。墙体青石垒砌。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该宅对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2)寇永正老宅。三间房村寇永正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中部。该宅系清代所建二进院,现存后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面积300平方米。正房面阔10米,进深5.5米。后院东西厢房面阔7米,进深3.9米,前院东西厢房面阔10米,进深3.9米。墙体均青石、土坯混砌。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前院东西厢房为杨发旺、杨军广居住,该宅对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3)杨留信老宅。三间房村杨留信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清代所建二进院,现存后院正房三间,面阔9.2米,进深5.5米,东西厢房各三间长9米,进深4.2米,东西屋之间院子宽3.5米,南屋三间,前院东西厢房各五间。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青石垒砌地基,墙体河沙石土坯混砌,硬山灰瓦顶,木制门窗。现由杨战坡、杨奇、杨巧增等居住。该宅对研究本地清代民居建筑式样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4)闫战国老宅。三间房村闫战国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中部,该宅系建于清代,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占地面积383平方米,正房面阔15米,进深5.5米,东、西厢房均面阔15米,进深5米,东、西厢房与正房间距3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硬山灰瓦顶,木制门窗。现由寇选伟等居住。该宅对研究本地清代民居建筑式样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5)寇选伟老宅。三间房村寇选伟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于民国所建。现存南屋两间两层,面阔6.6米,进深5.2米,一层墙体青石砌砌,二层土坯,圆券门,上写有“永远革命”四个大字。木制门窗,硬山灰瓦顶。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6)闫志有老宅。三间房村闫志有老宅位于宝丰县大营镇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闫志有祖上于民国所建,现存南屋三间,面阔10.5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58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石、土坯混砌,硬山灰瓦顶,木制门窗,圆券门门上方镶嵌一匾额,上刻有“凝瑞”二个大字。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式样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7)杨红伟老宅。三间房村杨红伟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民国时期所建,现存北屋五间,面阔15.5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85平方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石、土坯混砌,硬山灰瓦顶,木制门窗。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式样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8)闫根海老宅。三间房村闫根海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民国时期所建,现存北屋5间,东、西厢房各6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北屋面阔16.5米,进深5.5米。东、西厢房均面阔18米,进深4.5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木制门窗,硬山灰瓦顶。现由寇延堂、寇海、寇海池等居住。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9)临汝县人民政府驻地旧址。临汝县人民政府驻地旧址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旧址建于民国时期,现有正屋5间,东、西厢房各3间,正屋东西长15.5米,南北宽5.5米,土木结构,硬山灰瓦顶。1947年临汝县属豫西五专区,临汝县人民政府在此设立,后为村小学。该旧址为研究民国时期建筑结构提供了参考价值。
  (10)杨群志老宅。三间房村杨群志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民国时期所建,现存北屋5间,东、西厢房各6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北屋面阔16.5米,进深5.5米。东、西厢房均面阔18米,进深4.5米。地基青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木制门窗,硬山灰瓦顶。现由闫志有、闫志奇、杨发、杨红伟、曲中现等人居住。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式样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11)寇随堂老宅。三间房村寇随堂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该宅系于民国所建。现存现有正屋3间,东厢房3间,,面阔6.6米,进深5.2米,一层墙体青石砌砌,二层土坯,圆券门。木制门窗,硬山灰瓦顶。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12)寇来立老宅。寇来立老宅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寇来立老宅建于民国时期,现有正屋5间,东、西厢房各3间,正屋东西长15.5米,南北宽5.5米,土木结构,硬山灰瓦顶。该宅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64、翟集王清勋老宅
  翟集王清勋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西村中部。系建于清代,原建筑布局不详,现仅存东屋5间。坐东朝西,临街房屋二层,面阔五间15.5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85平方米。地基为青石,墙体青砖垒砌而成,红石劵门。二层有三扇窗户,木质楼板,硬山灰瓦顶。
  65、翟集段炳军老宅
  翟集段炳军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西村中部。系清代建筑,现存正房和临街房两部分组成,坐西朝东。正房三间面阔10.5米,进深5.2米,建筑面积80.4平方米。地基、墙体均为红石垒砌,二层为木质楼板,有一方窗。临街房三间,面阔9米,进深5.2米,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地基为青石,墙体青砖垒砌而成,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
  66、翟集王子明老宅
  翟集王子明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西村北部。该宅系清代建筑,现仅存南屋5间二层。坐南朝北,面阔15米,进深5.5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地基红石,墙体青砖镶红石垒砌。一层有两双扇门,三窗户,二层中间有一方形窗户,方窗两边各有两个圆首形窗户。木质楼板,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
  67、翟集付建松老宅
  翟集付建松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西村中部。该宅系清代建筑,现仅存临街房三间二层,坐南朝北,面阔10米,进深7.8米,建筑面积156平方米。地基红石,墙体青砖垒砌。二层木质楼板有三个方窗,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脊檩上写有“光绪二十七年建”。
  该宅为研究我县清代传统民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68、翟集王绍老宅
  翟集王绍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西村中部。系清代建筑,现仅存正房3间、临街房3间二层、东西厢房各3间。坐南朝北。正房面阔10米,进深6.8米,出前檐,明柱2根,双扇门上方有一方窗,脊檩上写有“光绪二十七年建”。东西厢房面阔9米,进深5米。临街房二层面阔10米,进深7.8米。二层两侧窗户有砖雕窗眉,木质楼板。总建筑面积314平方米。地基均为红石,墙体青砖垒砌,硬山灰瓦顶,木质门窗。
  69、翟集付海军老宅
  翟集付海军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西村中部。该宅系清代建筑,现仅存临街房3间和东厢房4间、西厢房3间,坐南朝北。正房面阔10米,进深5.5米,屋门有改建。东厢房四间,面阔12米,进深5米。西厢房三间,面阔9米,进深5米。总建筑面积185平方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
  该宅对研究我县清代传统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
  70、翟集谢家大院
  翟集谢家大院位于李庄乡翟集翟西村中部。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据说:清代谢家祖人被任命为五品州官,修建谢家大院,为一进三宅。现仅存临街房七间二层,(含门楼一间,居中),面阔22米、进深5.3米,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墙体青砖红石混砌而成,砖木结构,门楼上方有一圆形砖雕窗户,有正脊和垂脊。
  该建筑对研究我县清代宅第民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71、翟集付家祠堂
  翟东付家祠堂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集翟东村中部。该祠堂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2米,进深8.2米,建筑面积84平方米。前后檐明柱6根,木质雕刻隔栅门窗,门上刻有喜鹊、干枝梅、蝙蝠、鱼等图案,有精美雕刻的墀头。有正脊和垂脊,脊上有花样砖雕,地基红石。祠堂内有碑刻一通,字迹朝下,内容不详,现为村民付发祥使用。
  72、贺窑贺狗娃老宅
  贺窑贺狗娃老宅位于宝丰县李庄乡贺窑村中部。该宅系清代建筑,现由东厢房和西厢房组成,均二层相互对应,面阔9.2米,进深5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地基红石,墙体青砖、红石混砌,二层木制楼梯、楼板,正面三扇方窗,山墙有一圆首窗户,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
  73、翟庄翟家祠堂
  翟庄翟家祠堂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庄村中部。该祠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占地面积590平方米。由正房和倒座组成,正房为正祠,面阔10.5米,进深8米,建于1米高的台基之上。出前檐,前檐的边沿用红石铺砌而成,有明柱6根,上房脊上有砖雕,山墙有墀头。倒座含1间门楼面阔10.5米,进深5.5米,门楼高于东西两侧耳房,耳房门窗相互对应。地基均为红石,墙体青砖,土坯混砌。院内立有“翟氏重续族谱碑”碑刻三通,其中“大清咸丰五年”一通,“光绪十四年”一通和“光绪三十三年”一通。
  四、石窟寺及石刻(共1处)
  74、余官营镇街吼石刻
  余官营镇街吼石刻位于宝丰县周庄镇余西村中部。该镇街吼高0.97米,厚0.56米,宽0.40米,青石质。据传,余官营村西北方风水紧,村民为了辟邪,特雕刻这个石雕放置于此地,取名“镇街吼”。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19处)
  75、火神庙村干渠倒虹桥
  火神庙村干渠倒虹桥位于宝丰县杨庄镇小李庄火神庙自然村东北。该桥建于1966年,为混凝土结构。南北走向,长100米,宽6米,桥南、北两侧写有“东风倒虹,1968年竣工”字样,护栏上写有“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毛主席语录。该桥对研究60年代建筑桥技术和对研究当时社会运动提供了实物、文字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76、红旗渡槽
  红旗渡槽位于宝丰县杨庄镇仝岭村等,俗名八里岗大渡槽。西起仝岭,东至杨岗,平宝公路在渡槽中部穿过,是昭平台水库北干渠二分干渠的咽喉工程,全长2.876公里,石拱结构,共有大小拱跨159孔,在每组跨度变化的衔接处跨建加重墩,共有腹拱593个。渡槽基础开挖,依据拱跨大小和地质条件,最深约3.6米,最浅约0.6米,渡槽最高处距地面16.8米。
  红旗渡槽于1970年动工,历时两年零五个月,于1972年5月4日建成通水,工程总投资160万元,周庄、闹店、李庄乡有效灌溉面积12.8亩。该渡槽对研究水利设施建设风格和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作用。
  77、堂洼寨门楼
  堂洼寨门楼位于宝丰县杨庄镇堂洼村东部。该寨门楼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建筑,用于防止匪患,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坐西朝东,长5.2米,宽4.2米,建筑面积22平方米,共两层,二层略小于一层。墙体青石垒砌,二层正背面各有两个瞭望孔,青砖券砌,南北两侧各有一门,正面门楼上方镶有一青石碑刻,上刻“紫气”、“宝邑西堂洼寨民国十九年立”。寨门为木质双扇门,灰瓦顶。该寨门楼对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78、宝丰水泥厂旧址
  宝丰水泥厂旧址位于宝丰县杨庄镇石灰窑村。现存办公楼1座,职工宿舍1座,生产厂房1处。1958年5月4日,筹建宝丰水泥厂,1960年关停,1968年10月重建,定名为“五七水泥厂”,1972年扩建,1973年6月,更名“宝丰县磷肥厂”,1977年改建易名“宝丰水泥厂”,1978年-1985年,经过两次改造,年底水泥厂拥有职工258人,固定资产188.3万元。生产水泥标号为325号、425号。产值136.5万元,利润25万元。1987年,宝丰水泥厂年产年产水泥34855吨,产值117.8万元,利润20万元。该旧址对研究上世纪工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79、城关福音堂
  城关福音堂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大街中部路南。该礼堂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豫中信义会在县城东街购宅院一处,有瓦房46间,土地三亩,由美籍牧师韩森设立宝丰信义会及教堂。民国7年(1918),美籍牧师文大卫携眷来宝,在县城东街建福音堂。1947年县城解放后,其活动逐渐停止。
  该礼堂现有礼拜堂、临街房各一栋,礼拜堂五间面阔18.8米,进深8.7米,有明柱10根,柱础为石质。临街房五间面阔18.8米,进深7.1米。西两间二重梁,有明柱四根。院落东西宽22.1米,南北长26.5米,占地面积586平方米,均为硬山灰瓦顶。该建筑对研究宝丰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0、东街白相贤宅
  东街白相贤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东大街路北。该宅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国民党宝丰县党部书记白相贤所建,坐北朝南,原有房屋十几间,现存正房、过屋均三间,临街房三间二层。整座院落东西宽12米,南北长40米,总占地面积480平方米。正房、过屋均面阔10米,进深5米。临街房为三间两层阁楼,面阔12米,进深5米,总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门窗为青石券砌,临街房二层有亮窗3个,均为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砖木结构。该建筑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民俗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81、宝丰豫鄂陕边区第五军分区酒局旧址
  宝丰豫鄂陕边区第五军分区酒局旧址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仓巷街居委会仓巷街北段,净肠河南岸。该旧址坐北朝南,东西长45米,南北长53米,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该厂民国期间为民营酒厂,1947年11月宝丰解放,在裕昌源酒馆的基础上建立“豫鄂陕边区第五军区分区酒局”。1948年10月宝丰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纳,易名为“地方国营宝丰裕昌源酒厂”。1955年10月,更名为“地方国营宝丰酒厂”。1956年,宝丰大曲被省轻工业厅、粮食厅审定为河南名酒。1975年,除留一个大曲车间外,共余全部迁至新址。宝丰豫鄂陕边区第五军分区酒局旧址见证了宝丰县制酒业的辉煌与发展,对了解宝丰工业酿造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82、仓巷街许二喜老宅
  仓巷街许二喜老宅位于宝丰县城关镇仓巷街居委会北段路西。该宅建于民国时期,是许二喜父辈所建,现由许二喜居住。该宅坐东朝西,面阔10米三间二层,进深7米,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前墙有五扇窗户、一双扇门,后墙存有六扇窗户,青砖券门窗,门楣、窗楣有砖雕,墙体青砖土坯混砌。木质楼梯,二层木质楼板,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窗户曾改建。该建筑对研究民国时期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83、高皇庙村丁文南宅
  高皇庙村丁文南宅位于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中部。该宅原是民国年间该村保长丁文南所建,坐南朝北,现存房屋五间,为一座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5米,进深1间5.5米,建筑面积166平方米。墙体为土坯垒砌,外包青砖到顶,木质门窗,硬山灰瓦顶。二层有五个圆券窗,房顶于1995年维修过,但基本保持原貌。现为徐广庆宅。该宅对研究民国时期的民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84、土桥铺净肠河桥
  土桥铺净肠河桥位于宝丰县肖旗乡土桥铺村东南。该桥于1936年由日本设计并建造。南北走向,长75米,宽7米,7孔,跨径10米。上部为水泥连续板,下部为钢筋混凝土“T”型桥墩和板梁结构,桥面两侧有水泥护栏。
  该桥为古道洛阳至南阳的交通枢纽,对研究民国时期道路设施建设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85、闹店撖永选老宅
  闹店撖永选老宅位于宝丰县闹店镇闹店村路西 ,该宅建于民国,原为农会办公地,土改时期分给村民撖永选居住至今。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0.8平方米,面阔五间二层16.5米,进深5.5米,墙体一层青砖包砌,二层为土坯垒砌,一、二层共有圆券窗9个,窗眉均砖雕。二层为木楼板,圆券门,木质门窗,封顶覆瓦,硬山式建筑。该建筑对研究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86、张立治故居
  张立治故居位于宝丰县闹店镇闹店村主街路北。该宅建于民国,坐北朝南,正房三间,面阔9.9米,进深5.5米,南厢房三间,面阔9米,进深5.4米。占地面积约230平方米。墙体均为青砖垒砌,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
  张立治(1920-1983)原名魏振海,闹店村人,曾是延安抗大学员,参加过解放战争,其父魏伦五开明士绅,曾任博爱县县长,民国28年(1939年)12月,张立治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随军南下。1983年10月5日,张立治突发心肌梗塞而逝世,终年63岁。《宝丰县志》第二十四编有记载。
  该宅对研究民国民居建筑风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87、贺窑八一大桥
  贺窑八一大桥位于宝丰县李庄乡贺窑村南。该桥于1975年10月1日建成,东西宽5.6米,南北长36.4米,高6米,为单拱石桥,单拱两侧上各有两小拱,整座桥护栏均用红石垒砌,东南两护栏上写有毛主席语录,东侧写有“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西侧写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大阳,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落款 毛泽东”。为研究当时水利建设提供了实物依据。
  88、翟集王家大院门楼
  翟集王家大院门楼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翟东村王家大院。该门楼建于1924年,坐西朝东,面阔3.95米,进深5米。正面红石拱券门,门额上方有一红石雕刻圆窗。地基红石,墙体青砖镶红石垒砌,硬山灰瓦顶。有正脊和垂脊,脊上有花样砖雕,檩上写有“甲子岁夏历三月上旬王安雅堂主人创建大门楼一间,吉日”。
  该建筑为王家祠堂大门,当时大门建好后,王家逐渐败落,仅存一门楼,为研究民国时期传统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
  89、程寨沟剿匪纪念地
  程寨沟剿匪纪念地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程寨沟村。据《宝丰县志》记载:1948年1月,国民党宝丰流亡政府县长曲子清以县城东南城寨沟为据点,纠合反动武装,杀害干部群众,抢劫财物,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1948年2月9日,陈谢集团九纵二十六旅七十三团一个营奉命趁夜奔袭,包围了曲部据点程家寨和王家寨,经多次进攻,最终取得战斗胜利。曲子清漏网逃窜,1958年春,在广州抓获后带回宝丰处决。现在有“解放战争程寨沟剿匪战斗胜利纪念碑”一通。该纪念地为研究我县近现代革命史提供了依据。
  90、三间房村渡槽
  三间房村渡槽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三间房村北。该渡槽修建于1961年,东西走向,用红石砌筑,石拱结构。共有大小拱10孔,跨度50米,高20米。北面上刻“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垛上大队返修渡槽”,南面上刻“水利是革命的命脉  垛上大队返修渡槽”。
  该渡槽是上世纪60年代的水利设施工程,反映了农村大兴水利设施时的实物见证。
  91、侵华日军观音堂大屠杀惨案遗址
  侵华日军观音堂大屠杀惨案遗址位于观音堂林站观音堂村石河南岸等。民国33年(1944年)5月9日上午,日军泽野大队(原步兵二二六联队第二大队)奉命从鲁山北部出发,向宝丰观音堂地区追击国民党军队。10日,侵华日军攻入观音堂寨内。放火把寨内房子、粮食全部点燃。将寨内1000多人全部赶到南寨门外,跪在空场内,周围架上机枪。接着,日军逼问谁是寨首?谁炸死了他们的人?问不出来,就将无辜群众一个一个拉出场外,有的用枪打死,有的用刀戳死,有的用石头砸死,河滩里死尸成堆。还挑出10多个青年妇女,在光天化日下,进行侮辱。日军奸淫烧杀直到午后才停止。日军此次暴行在观音堂寨附近、石河两边,共杀害无辜村民和国民党抗日官兵300余人,烧毁房屋近百间,抓走村民100余人做苦力,造成惨绝人寰的观音堂大屠杀惨案。
  92、郜沟郜新法八角楼
  郜沟郜新法八角楼位于河南省宝丰县观音堂林站郜沟自然村。该宅系村民郜新法民国时期独自一人背石所建,楼为三间二层八角楼,通体用附近山石垒砌。面阔11.5米,进深34米,据郜新法讲此房为“八决人形楼”寓意为八路军有决心,修建很好的楼层。现该宅为郜新法其子所居。该宅的建成见证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坚毅不拔的精神。
  93、国民党十二军军部旧址
  国民党十二军军部旧址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该宅系陈新占祖上宇清代所建,现仅存临街房及门楼三间。坐西朝东,建筑面积55平方米,通面阔10米,通进深5.5米,门楼为圆券门,墙体为青砖、土坯垒砌,木质门窗,后墙上嵌有2个栓马石,硬山灰瓦顶。
  该建筑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