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赵官营村
赵官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发展史的古村落。该村为明代军屯营地,率兵军官姓赵,故名赵官营。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加强中原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邓子恢为第二、第三书记;重建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的陈谢兵团所属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李先念为第一、第二副司令。1948年因此,宝丰成为整个中原的核心战略区。并在此成立了中州农民银行,新华社中原总分社、中原局副书记李雪峰曾在此居住。
一、赵官营村的概况
赵官营村位于宝丰县城北部,距县城13公里,涵盖赵官营一村、二村、三村三个村委会,共有村民小组18个,1624户,6590人,耕地面积6885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5元。村庄聚落呈南北长形,面积46万平方米,东西南北主街各一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坐落其中。该村漯平洛高速、薛杨线、宝赵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该村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历史沿革
赵官营村坐落于石河南岸。北魏太和年间,附近曾设汝南县,北齐天宝年间废。明代为驻军军营,率军军官姓赵,故名为赵官营。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驻扎在此。
三、历史传统建筑
(一)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李雪峰居住地(稷祖庙)
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李雪峰居住地(稷祖庙)位于赵官营村北。该庙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清代重修文革期间山门已拆除,东厢房已毁。现存正殿一座,建筑面积55平方米,面阔三间10米,进深5.5米,原房顶绿琉璃瓦,檐下施如意斗拱,雕梁画柱,现改建为硬山灰瓦顶,庙内原有清代重修碑记3通,现已散失。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进驻宝丰,各局直属机关设此,中原局副书记李雪峰在此居住。2012年9月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州农民银行旧址
中州农民银行旧址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主街路南。1948年5月20日,中原局在宝丰周庄镇余官营村宣布使用中州钞,5月27日中原局机关移驻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后,成立中州农民银行。该旧址原为地主房产,部分建筑被毁,土改时分给村民赵军战居住至今,现仅存东屋三间两层,建筑面积32.5平方米。通面阔6.5米,通进深5米。二层为木梯板,有亮窗2个,墙体为青砖土坯垒砌,硬山灰瓦顶。该旧址对研究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政治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9月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中共中央中原局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
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中部。1947年5月16日,中央作出加强中原局的决定,此时正是豫北战役快要结束之时,经过几个月的大踏步的运动战,刘邓大军主力和陈赓兵团先后南渡黄河,华东野战军西进,解放豫、皖、鄂、陕等省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使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皖苏6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新的大好形势下,中原局决定成立新华社中原总分社,即在战火纷飞的隆隆炮声中。1948年7月1日,在河南省西部伏牛山下的宝丰县境赵官营,以晋冀鲁豫(后称中原野战军)野战分社为基础,成立了新华社中原总分社。该旧址原为地主房产,土改后分给村民,部分拆毁改建,现存建筑8栋,占地面积750平方米。2012年9月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赵官营丰裕渠碑
赵官营丰裕渠碑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一村南寨门。该碑青石质,高0.50米,宽0.26米,厚0.15米。正面刻有“石桥起至独.十丈面宽一丈三尺五寸”等字样。该碑为赵官营村清代南大殿修建时的纪念碑,刻有南大殿介绍及捐助人员名单,南大殿在土改时期被毁坏,石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已模糊不清。
(五)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三村。该旧址为一民国建筑。占地面积312平方米,现存西屋5间,建筑面积81平方米。通面阔15.3米,通进深5.5米,硬山灰瓦顶。2012年9月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赵官营夏春发老宅
赵官营夏春发老宅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一村中部。该宅原为村中大财主所建,建于乾隆11年。原为一进三宅院,现仅存东屋三间两层,该宅坐东朝西,建筑面积55平方米,通面阔10米,通进深5.5米。二层木梯板,有亮窗3个,中间为方窗,两侧为券窗。一层有亮窗2个,中间为圆券门,墙体为青砖垒砌,房顶覆灰瓦,硬山式楼阁建筑。
(七)赵官营陈新占老宅
赵官营陈新占老宅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一村,该宅系清代所建,现仅存临街房及门楼三间。坐西朝东,建筑面积55平方米,通面阔10米,通进深5.5米,门楼为圆券门,墙体为青砖、土坯垒砌,木质门窗,后墙上嵌有2个栓马石,硬山灰瓦顶。
(八)古护寨河:赵官营村古护寨河开挖于明代,长4120米,宽6米。寨河沿村四面围绕,对入侵外敌和野兽有防御作用。
四、典型的历史环境要素
古桥:赵官营村南门外有一座古桥,该桥建于民国时期,是当时宝丰至洛阳大道的交通要塞,桥宽5米,跨度10米。青石桥基、桥面。目前保存完好。
古井:赵官营古井有五口。水质甘甜,村民长期饮用此水,但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目前处于干枯状态。
古树:赵官营村内现有百年古树5棵,生长状况良好。
五、建筑特色及价值评估
(一)建筑特色
赵官营村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区域内河流、植被丰富,交通便利,村中仍保留多处古建筑,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李雪峰居住地旧址(稷祖庙)、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保存完好。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各种雕刻工艺精巧。有方形、圆形、古钱币形石窗,有透雕镂花木门窗。飞禽走兽、人物鸟虫等,无处不在,工艺细腻,精湛华贵,艺术价值也极其珍贵.村内70、80年代建筑保持北方建筑风格,多为砖木青瓦房,座北朝南,东避寒冷,夏迎清凉。在面积和体量上形成一定的规模,是近代北方建筑群的缩影。建筑群的木雕、石刻工艺,与房屋建筑相得益彰,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2013年六月商酒务镇、赵官营村被河南省住建厅、文化厅、财政厅公布为“河南省传统村落”。
(二)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 赵官营村传统建筑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建筑学价值,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对我们研究中原地域文化和建筑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艺术价值:赵官营村的古建筑中,由于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驻扎,给赵官营村加入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为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三月十五稷祖庙会
赵官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代修建古寺“稷祖庙”,明代开始逐步形成集市,刹庙会极其隆盛。古刹庙会的传统内容还包括了民间戏剧表演,铿锵铜器舞和威风锣鼓技等传统优秀曲艺节目精彩纷呈,民间文化在赵官营村庙会这样的盛会中演绎到了一个极致。
(二)秧歌舞
赵官营村秧歌舞是商酒务镇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舞成为欢度节日、庆贺丰收、迎送佳宾、开业庆典、增进友谊的礼仪。
(三)铜器舞
赵官营村的铜器舞源远流长,每到节日,乡亲们都要打铜器庆祝,一时间锣鼓喧天,铿锵有力,还有狮子舞、竹马旱船、高跷等一起出动,人流如织。
(四)魔术文化
宝丰魔术起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在这里上至80岁老翁,下至五岁孩童,都能来上三招五式。近年来,民间魔术的得到了传统与发扬,涌现出一大批农民魔术师,演出团体遍布全国各地2012年6月,原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该村调研宝丰魔术文化。现在,赵官营村共发展演艺团体380家,演艺从业人员3100人,年均演出与魔术文化相关的服务产业收入8000多万元,已形成了魔术演艺为主,加工制作、销售魔术道具和演艺服装为辅的产业格局。
(五)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民间称“耍提偶”,是河南省宝丰县口传心授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集说唱、乐器伴奏和木偶表演于一体。是一种叙事艺术与木偶艺术的结晶。其木偶道具当地人称“人子”,大小约在20公分左右,关节各缀以线,演员在上面提线操纵,能让木偶做出种种真人可做的动作,供人们观赏。提线木偶艺人外出演出多为2至3人,1根扁担、2只木箱、轻便灵活。每到一处,随地搭起自备小舞台,一人表演、一人说唱。舞台由青布做成,台口宽2米,高2米,纵深1.5米,前台有30公分高的底沿,上边有50公分下垂沿,进深1米处用1.5米高的布幔(俗称“影身”)隔开,影身后面,表演者面对观众操纵木偶,无论多少节目、多么复杂的角色,全靠表演者娴熟的操线功夫来完成。说唱者站在舞台的一侧手持铜锣,一边伴奏一边讲述剧情。说唱者不能墨守成规,要结合固有的剧本和面对的观众,即兴发挥。有时还唱上几句戏词,说上几句风趣幽默的顺口溜,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非常受人欢迎。 宝丰提线木偶戏由来已久,一直在宝丰当地广泛传承。具有稀有性特征。是目前河南少有的民间戏曲艺术品种。宝丰提线木偶戏200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赵官营村为提线木偶戏传承地。
2014年3月公布为河南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